达夫(好居网用户) 5333天前 / 阅读 :
3月17日,记者从湖北稻花香集团一高层人士处获悉,平安信托拟斥资1.5亿元,战略投资湖北最大的酒企稻花香酒业公司,占其20%股份,助稻花香上市。
此前的2月26日,在稻花香集团新年誓师大会上,记者注意到,平安信托作为重要嘉宾,已派代表悄然出现在会上。记者为此专门向稻花香集团董事长蔡红柱求证,蔡未否认,只称“具体细节双方正在洽谈,一切待定”。
稻花香、枝江和白云边号称湖北酒业的“三朵金花”。此前,白云边提出用3年时间进行整体运作,实现上市目标。更早前的2009年10月,国内豆奶大王维维股份以3.48亿元获得枝江酒业51%股权,后者得以曲线上市。
湖北省酒业协会一位人士认为,三大酒企抢跑上市,标志着在国内处于第二梯队的湖北酒业,开始了突围之旅。
稻花香联姻平安信托
平安信托拟战略入股,令稻花香的上市之路豁然开朗。
据记者了解,早在2008年初,会计事务所和券商等中介机构就进驻湖北宜昌的稻花香酒业,为该公司的上市作前期准备工作。
成立18年,经过扩张和并购,偏安于宜昌龙泉镇的稻花香集团目前有28家成员企业,酒业公司发展到5家,但其核心酒企为稻花香和关公坊两家。
来自稻花香集团的数据显示,2009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其中稻花香酒业、关公坊酒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和7亿元,居湖北酒业之首。同期,枝江酒业和白云边的销售额分别为18亿和17亿元。
今年,稻花香集团定下了宏伟的“707”计划: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创利税7亿。其中,稻花香酒业的销售目标调高到35亿元,关公坊酒业的销售目标则直指11亿元。
稻花香酒业内部人士坦陈,尽管公司快速发展,始终无法绕过一个坎:作为定位于中低端价位的酒企,由于销售费用偏高,公司利润并不高,一年只有“几千万元”。
而身为湖北酒企,稻花香最大的市场并不在湖北,而为广东、江苏和浙江。仅2009年,稻花香酒业在广东的销售额就达到了6.9亿元,而在湖北的销售额则只有1.9亿元。
上述湖北酒协人士分析,引进平安信托,一可改善公司治理机构。稻花香酒业的前身为一家村办企业,其管理层大多来自当地,管理方式相对粗放。引进战略投资者后,则可规范公司治理;二是利用引进的资金,加快公司营销网络的建设,在巩固广东、浙江和江苏沿海市场的同时,攻打东北和环渤海市场,“毕竟那里是白酒消费的主战场”。
前述稻花香内部人士透露,公司与平安信托“联姻”,目标将直指上市。
成长的烦恼
近十年来,让湖北酒商们引以为傲的,是本地湖北佬们对鄂酒极强的认知度和忠诚度。这种忠诚度,撑起了稻花香、白云边、枝江领头的一大批酒类企业。
但出了湖北,鄂酒还没有一个品牌能真正挤进国内高端白酒品牌第一梯队之中。
“稻花香、枝江、白云边全国化都做得比较不错,在河北、江苏等地突围表现也很不错,但是相对于川酒的话,品牌力和渠道都比较差,产品高度不够。”方德智业营销咨询机构事业部总经理王健直言。
王健指出,中国白酒主要的竞争价格区间是50-150元之间的价位,这个价位几乎每个省都有自己的一些品牌,导致鄂酒在走出去的时候就会遇到很直接的阻碍。
目前市场上,稻花香定位中端,白云边高中低档分布则相对全面,但高档酒在省外知名度不高。而枝江酒业则主要集中于低档酒的定位。
而品牌中国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穆峰认为,鄂酒在全国的分量不够,话语权就小。数据显示,目前鄂酒总产量只有四川的24%,山东的25%,河南的49.2%.2008年,湖北白酒产量达32.4万千升,居全国第五,销售收入93.1亿元。但相对于川酒、苏酒来说,鄂酒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与此同时,川酒、黔酒、苏酒等为代表的白酒板块区域烙印很深,鄂酒想要打造这种集群优势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自产自销模式如同一个根深蒂固的烙印,让鄂酒追逐品牌转型升级之路,走得无比坎坷。
突围之路
农历新年过后,鄂酒三朵金花纷纷祭出了自己慷慨激昂的新年计划。
除稻花香外,枝江称公司将通过与维维的合作,实现2010年入库税金突破3亿多元的计划。白云边的规划同样野心勃勃:2010年实现酒业销售收入18亿元,上交税收过3亿元。
这样的突围是有现实基础的。2009年,枝江的年销售达到18亿元;稻花香酒业26亿元的成绩,比9年前整整增长了10倍,武汉市场1.9亿元,比上年增长近6成。与此同时,白云边在武汉的销售额突破5亿元。
多年来致力于将白云边向中高端转型的白云边董事长梅林向外界表示,公司力争3年上市,获取资本市场的支持以谋求更快发展。
按照白云边的战略规划,在“十二五”期末,公司将实现酒业销售收入过30亿元,从而巩固其“浓酱兼香型白酒第一品牌”的地位。
加入维维股份后,枝江酒业对外表示,将以合理的资本结构,更强劲的市场竞争能力和风险规避能力,实现企业的高速发展。
王健建言,鄂酒首先建立起一个以产品为主导的品牌体系,然后通过区域市场全国化的路径,完善白酒的资源配备模式,才可能实现真正的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