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夫(好居网用户) 4654天前 / 阅读 :
上海交大05级刘畅-挖洞穴空间
fwb说:我们昨天讨论的“围合”空间和“挖洞穴”空间,你觉得有无必要发展成为两种不同的训练模式?
S.K.说:可以,但是我觉得两者的出发点不公平,因为洞穴空间是有先天条件的,而围合没有。
fwb说:你说得是作业设置中的问题,我觉得这个比较好解决。我们可以给“挖洞穴”一个前提(比如一个立方体),让学生去减;也可以给“围合”一个框架(比如一个立体网格系统),在此基础上去围合。但首先我想问,你是否觉得,从空间作法上看,它们两个在根源上是不一样的?
S.K.说:是的,我觉得“围合”是从无到有,“挖洞穴”是从有到无,创造空间的思路不一样。
fwb说:这句话乍听上去蛮有道理的。那我接着问,如果它们在根源上是不一样的,我们是否可以同时训练两组学生,相互参照着展开训练,这种持续不断的对比过程,我想,应该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各自所做空间模式的理解。 这里不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实际状况,而是在推到极致状态、回到原初状态的基础上,展开的严格限定与逻辑严密的推演。
S.K.说:我觉得,可能“挖洞穴”模式是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而“围合”则比较难。如果让他们肢解Z58,叫他们挖,应该比“搭”容易。
fwb说:这其实给我们如何设计训练题目,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从做空间的基本动作角度看,我暂时还提不出其它值得拿出来需要特别探讨的作法,所以,我建议同时训练这两个方向,两组学生同时做。昨天与你们几个讨论的目的,其实就是想确认,各位是否也认为,在根源上大致存在这两种不同的空间操作作法,如果认可,我再往下想。
S.K.说:其实我个人是很少会用“挖”的方法去思考空间,所以“围合”我是认同的。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建筑不是先有了外形。
fwb说:我明白,在做老师前,我基本也是以“围合”为主做空间(这其实跟我们所接受的强调平面功能推敲的教育有关),但教了三届“空间减法”之后,现在“挖”已成为我非常习惯的空间设计思路。 另外,我觉得你这种“先有外形然后才能减的”理解可能有些偏颇。“挖洞穴”,不一定非要针对一个已确定好的外形(当然,仅就字面理解,或者以很多西方建筑历史书拿“印度洞窟建筑”作此类空间源头来看,好像的确如此)。我觉得,“挖洞穴”,其实更多得是一种做空间的意识。
S.K.说:可没外形或者外形空间,怎么“挖”,载体呢?
fwb说:我明天上课会谈到,西方很多古典建筑都是“挖”的作法,其本质,是着眼于那个被“挖出”的内部“虚空间”的完整(完形)。而“围合”,更倾向于把室、内外各种“虚空间”联系在一起,统一考虑。传统上,巴黎美术学院体系(鲍扎体系,Ecole des Beaux-Arts)做空间时,每个“虚空间”都要做到形态完整,“完形虚空间”之间,要有明确的等级、秩序、轴线对位等关系,空间之间的实体是“减法”做完后自然而然剩下的。如果用“负实体”(negative object)的方法操作,“挖洞穴”较易得出形状清晰完整的体块,“围合”则很难得到边界明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