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_yurao(好居网用户) 3265天前 / 阅读 :
【好居网】数据显示,我国家居卖场总面积已经超过4000万平方米,其中约50%的卖场属于过剩。供需不均,让不少家居卖场抱着“想出名、搏出位”的心态,开始了各自的跨界之旅。而在这场跨界浪潮中倒下的企业同样不少。业内人士提醒,跨界有风险,涉足需谨慎。
这是家居卖场 还是shoppingmall?
一杯现磨咖啡、一份烘焙点心、一本生活书籍,这是弘阳家居馆六楼的一角,由这一角落延伸开去,还有冷餐区、咖啡吧、书吧等;中午时分,弘阳家居馆一楼的食诺客快餐连锁店更是人声鼎沸、生意兴隆;而再过不久,“大润发”也即将在弘阳家居无锡店揭开面纱。这些不仅仅是弘阳杀入“装饰建材第一街”锡沪路的系列动作,也刷新了业内外对家居卖场功能的认识。
不仅是弘阳,一些老牌家居卖场也在尝试“跨界”。落地生根于高浪路与五湖大道交叉口黄金位置的无锡红星美凯龙滨湖至尊店就在锡城首次“跨界”做起了商业购物中心。
近两年来,家居卖场的“盘子”似乎越来越大,除了家居产业交易链上的种种机遇,家居卖场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开始涉足多领域的尝试。
“跨界”只为揽人气
家居卖场的多业态调整一直在进行中。如今,较高端的家居卖场要么与超市、百货商场、家电商场等其他业态有不同程度的“联姻”,要么在内部丰富餐饮、饰品等多种经营范围,只卖家具建材的卖场似乎已经“过时”。
这些不谋而合的探索,既有每家卖场具体多变的因素,也受市场影响、消费需求的多种因素影响。但说到底,家居卖场玩“跨界”还是为了招揽人气。
“我们引进大润发不为别的,就是为人气,来超市的不一定非要买家具,但只要消费者经常在店外走走,就会对弘阳品牌产生熟悉感,这种熟悉感很可能成为日后消费者选择家具品牌的重要砝码。”弘阳家居企划部经理尹恒表示。
家居卖场扩大了家居经营范围,意味着延伸了产业链条,赢得了另一拨消费群体。家居卖场从此不再只是一个仅卖家居产品的地方,多元化经营也将为家居卖场带来新的客户群。
同质化竞争激烈 传统租卖模式难以为继
综合体过剩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延伸到了家居建材行业,而由过剩造成的近身搏杀现象在“家居建材第一街”锡沪路上尤为明显。
锡沪路上一家专业家居卖场的人士说,近几年来大量的资金涌向家居卖场,卖场数量越来越多,同质化竞争也越发激烈,“仅仅锡沪路上,大大小小的卖场加起来就有十几个。”但是定位模糊,商品同质化,以及地段差异等各种不同的因素也让锡城的这些家居卖场的经营状况大不相同。
比如嘉饰茂居家生活广场,在招商宣传上,嘉饰茂号称将打造5万平方米家居软装购物广场,是无锡首座家居软装主题shoppingmall,而事实上,时至今日在锡沪路占据了黄金位置的嘉饰茂居家广场人气依然惨淡。与嘉饰茂相隔一条街的盛飞一品建材馆在2011年开业后,也并没有出现预期的火热,不少消费者都表示,根本不知道盛飞一品是卖什么的,更别说地址在哪里了。
销售不旺再遇上卖场饱和,家居卖场不迈出转型的步子将难逃劫数。本质上讲,传统家居卖场走的是“商业地产”模式。对于家居卖场而言,单纯考虑“把场地租出去”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在以家居经营为主业的基础上,如果能够利用现有的数据资源、客流资源,将看似不相干的两个业态融合起来创造价值,似乎比单纯地打折促销吸引人来买家具聪明得多。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家居卖场行业跨界转型持有不同观点。锡沪路上一家大型卖场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会考虑引入跨界业态。在他看来,卖场转型要考虑周边环境的配套,引入其他业态存在一定风险。
“部分商场为提高收益及客流量,引进不同的业态,看似人流提升,其实已失去家居卖场本质。”在他看来,专业的卖场还是要做专业的事,只有专业的卖场才能提供消费者行业领先的高性价比家具。